邱教授给了两个师兄的联系电话,这两个师兄都是他非常得意的弟子,如今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一个师兄所在的研究所位于京城,而另一个师兄则在魔都。
孔明逐个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后,两位师兄都表现得非常热情,欢迎他随时到研究所去交流,在京城这位师兄还是研究所的负责人。
这些数据是各个研究所在多年的实验中,反复试错留存下来的。
事实上对于材料学这门学科而言,试错是最基本的操作,没有人能够运气好到一次实验就得出所有物质的混合比例。
但是这可是花费了巨额代价形成的数据,而且数据数量极其庞大,如果通过网络传输或者邮寄硬盘等方式来获取数据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因此,只有自己去一趟研究所拷贝数据了。
其实对研究所来说,很多数据都没太大用处,只是作为试错的一个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倒也不存在机密不机密。
而且想要在【超导】这条路上取得成绩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国内所有做这个项目的研究机构也经常交流学习、沟通有无。
京城的研究所倒是离学校不远,事实上京城很多类别研究所实际上都聚集在一个小范围内,方便大家交流学习。
根据地址,孔明找到了研究所所在地,说明来意后,很快就在实验室找到这位名叫闵昊的师兄。
闵昊研究生的时候跟着邱教授学了微积分,后来博士转到了应用数学,结业后就到了这个研究所,多年来凭借过硬的科学素养,一步步走到了研究所所长的位置,当然他自己也清楚,这一路走来这么顺畅,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导师是邱教授。
所以接到邱教授电话后,他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本来也不是特别麻烦的事,关键这位师弟还是刚刚证明了【比尔猜想】的牛人。
搞科研的,谁会拒绝交好一位潜力无限的年轻数学家呢?
“您好,你就是孔明师弟吧,知道你很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
闵昊见到孔明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惊,这么年轻?现在学数学的门槛都这么低了吗?
“闵师兄您好,这次真的是麻烦你了。”因为电话里已经沟通过了,孔明便直入主题。
“嗨,这是小事,方便问一下师弟拿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吗?”闵昊忍不住好奇问道。
“我在研究一个课题,想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建立一个分子热运动的数学模型。”闵昊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孔明也没想要瞒着他。
闵昊听后一愣,分子热运动的数学模型?这方向不是没有人研究过,但由于其中的计算量和需要用的数学工具太过庞杂,所以基本都放弃了。
但也不能打击这位年轻师弟的积极性,于是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如果能建立一个这样的数学模型,哪怕是唯像模型,或许可以在此基础上解释电化学反应的根本原理,统一电化学的基础理论。”
“电化学理论?”孔明当然对这个东西很陌生,但诸葛亮熟啊,这位大佬罕见的念叨。“嘿,电化学理论?这个思路,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