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事厅子(1/2)
“怕什么?我们不过是说说音律上的事。”
赵无端摇摇头道:“罢了罢了,那就还是说说音律上的事吧。你白日里说的‘铃声’,是因为听见花枝上系的铃铛随风响动而有所感吗?”
一语勾起云鬟,自入宫起便有的好奇,忙问:“我是因为牛身上系的铃铛而想到的……不过,我一入大明宫便发现,宫中很多花树上都系有铃铛。这是为何呀?”
赵无端便细细地告诉她缘故。
原来是太上皇长兄,也就是先宁王李宪生前因为爱花,便令人在花梢上系上金铃,在鸟雀来时拉动铃铛驱赶。
太上皇李隆基与先宁王李宪,兄弟之情极深,在知道长兄去世后,悲痛不已,追封先宁王为皇帝,谥号为“让”,还令人在宫中的每一棵花树上,多多地系上铃铛,以纪念长兄惜花之德。
云鬟深觉有趣,只是赵无端当时讲起时已是深夜,看不到树上的铃铛了。待到第二天,天一亮,云鬟便走至梨花树下查看,果然看到上面有不少铃铛。
不过,年久月深了,有好多系铃铛的线已经腐坏,轻轻一碰树,或者风一吹,便极有可能掉下来。
盛唐时,这偶然之间,自花树上传来的铃声是“空灵之乐”;待在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又已退位,再无人理会这些铃铛,竟任它自顾自掉落……
看一会儿,叹一会儿,云鬟仍旧回去练琵琶。
又过一日,李隆基果然又来了,但令云鬟失望得是,在跟随的诸位宫人中,依旧未见明珠的踪影。
倒是在他们谈论舞乐时,云鬟发现有一个眼生的小内官,混在围观的梨园宫人之中,行迹鬼祟。
下午练罢了琴,云鬟正待到素袖亭,将那个眼生的小内官说与赵无端,那小内官却带了数位小内官又再次出现,还道:“云鬟小娘子,国公爷有请。”
云鬟闻言,好似被人当面泼了一盆寒冰。她虽初入宫,亦知小内官口的“国公爷”正是李辅国!
这个权势熏天、杀人如麻的阉人宦官,受封为郕国公。大臣敬称他为“五郎”,小内官们则敬称为“国公爷”或“爷爷”。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