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寒暄了几句,几人现在谁都没有能力收留朱军一家。
葛林的女儿和朱军女儿差不多大,给他拿上一套孩子的棉衣。
梁凡拿了男女棉袄各一件。
赵小棠给朱军一家拿了三顶棉帽子,毕竟头部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保暖器官,会散发身体百分之十的热量。
朱军拿着这一堆东西红着眼眶一步三回头的回了小公园的军用帐篷。
病休这几天,赵小棠家忙着搭建火墙,梁凡和葛林家忙着给房子保暖。
要么说劳动人民有智慧,他们用透明塑料膜将整面窗户粘上,既透光又阻挡冷风。
邹雨和葛林的媳妇用旧床单儿和上次从针纺城找到的棉花缝制了棉窗帘儿和棉门帘儿等到天黑的时候挂上。
太阳下山后,气温下降的极快,就是做了这些也还不够。
葛林不顾受伤的肩膀,和梁凡一起在小区的绿化带里四处搜集树枝等可燃物。
天气太冷,三组的出工频率从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两次,甚至晚上也要轮班出工一次。
但找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出工的时间越来越长。
赵小棠打饭时明显感觉到粥一天比一天稀,馒头一天比一天小。
刘丽君将换药、发药的工作交还回去,给公公婆婆打下手。
第三天的时候,赵小棠家的火墙就搭建好了,笔直的红砖墙直通到顶,延伸出来一个四方的灶台。
从山塘村收进空间的水壶和铁锅派上了用场,做饭时严景花就用灶上的铁锅,平时就用水壶来烧热水。
又省煤气又省电,设备间的各种数值也都恢复了正常,储存下来的电,还足够一家四口晚上用电视看一会综艺节目。
想吃夜宵了,就在用来盖灶的铁盖上扔上几个栗子、土豆、红薯、玉米,只是苦了赵大山,时时惦记着要给灶上加无烟煤。
虽然这样一个土哄哄的建筑和全屋的白墙、地板有点违和,可跟实用性相比,颜值根本不值一提。
输上了液体,对门的老太太一天比一天见好,刘丽君每次都不空手回来,有时是半斤小米,有时是一袋饼干。
闲暇时,严景花也按照梁凡和葛林家的配置,把棉窗帘和棉门帘配齐。
还用两条秋裤,中间加上厚厚的棉花,缝上细密的针脚固定,给每人都做了一条厚棉裤。
赵小棠下楼打饭的时候试了,除了上下楼抬腿有些费劲以外,简直是穿一条就能过冬的神器。
严景花大受鼓励,又开始研究着做棉袄、棉帽、棉鞋、棉手套。
虽然这些赵小棠的空间里并不缺,可难得让奶奶有个营生,且让她忙活去吧。
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过得简直太舒坦,赵小棠真想一辈子窝在家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