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拍传回来的画面里,曾经繁华的津市,海水淹至十几层楼的高度,一栋栋高楼大厦就像是海中的孤岛,楼顶上依稀可见小蚂蚁一样的人群在挥手求救。
那些最先反应过来的人,徒步踏上寻找高处避难所的路,可大半在半路上就体力不支被洪流卷走。
断网、断电、断水成了常态,末世言论开始甚嚣尘上。
学校、企业全部宣布无限期放假。
华市穿城而过的母亲河--府阳河,迎来了历史最高水位,随时有决堤的风险,岸边的居民紧急被转移到高层酒店,有些不愿意去挤着的居民则是自寻出路。
地势最高的林苑小区,成为了亲戚朋友们的最佳投奔对象,每天都能看到有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影在雨幕中匆匆闪过。
赵小棠冷眼瞧着,现在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再过一个月恐怕就反目成仇了。
在暴雨的连番攻势下,林苑小区的路面也开始积水,几乎快要没过脚面。
加之府阳河的洪水预警,业委会动员每户人家至少出一个男人参与小区的防御工作。
女人在后面小公园挖土装袋,男人则将沙袋运至小区的四周围栏,先在原本的铁栅栏后挡上铁板,再在铁板后面垒上沙袋。
赵小棠实在不放心赵大山一个人干这种重体力活,便和业委会商议,由她和刘丽君两个人顶上。
而报酬就是,参与救援的人每人发一套雨衣雨靴,并且可以优先购买业委会搞来的物资。
802的老夫妇直接表示身体情况不允许出门,主动放弃申领物资,当然这样出不来劳动力的人家也有不少。
还有那些物资充足,不缺吃穿的人家不愿下楼,业委会并没有做强制要求。
最积极的是低层的居民,其他小区别说一楼了,至少已经淹到了三四楼,防御做好了,他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雨衣雨靴现在可紧俏的很,这下原本不情不愿的居民都干的热火朝天。
要说林苑小区的业委会还真是牛,在大型商超都无门无路的情况下,还能每天搞到物资,有时是不太新鲜的蔬菜水果,有时是米面粮油,有时是方便面。
价格比平时贵了三四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甚至每天都有罐车送来一车饮用水,居民们纷纷拿着暖壶、水桶前去抢水,大家水龙头天天开着,可有时接了一天的水还不够做一顿饭。
长长的彩色雨伞队伍成了林苑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初赵小棠还以为业委会就是个摆设,没想到比那些一看暴雨就跑路的私人物业强得多,不得不说业委会的主任绝对是个人物。
大人物总是神秘的,赵小棠到现在也没见过。
每次业委会售卖,严景花都会排上两个小时的队去凑热闹,能买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不说,还能听到小区里的一手消息。
要是不排队时间限制了严景花的发挥,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都不够她塞牙缝的,如果需要,她连谁家哪顿饭吃的什么,怎么做的都能聊出来。
由于物资缺乏,赵小棠他们这栋六号楼由梁凡牵头设置了一个物品置换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