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棠和刘丽君一合计,还是吃成品比较方便,用热水一熥就能吃。
所以又从老板娘这定了馒头、花卷、糖包、糖饼、家常饼、油条、油饼、油炸糕等各1500个。
老板娘给了最低价,每个0.8元,共计20000元。
赵小棠刚把钱放到老板娘手里,老板就急匆匆拦住了她们。
“丫头,这面粉有保质期,卖不出去还能放个一两年,馒头顶多放个一两天,你买这么多馒头,可比我们半个月的销量都要多,可千万别砸手里喽。”
赵小棠听了心里暖暖的,“老板我有销路的,你放心,绝对损失不了。”
刘丽君也连忙帮腔“你们放心卖吧,小棠可是贸易公司出来的,绝对能卖光。”
老板夫妻这才高兴的招呼工人揉面做馒头去了。
赵小棠来来回回拉了3次,才把所有的面粉拉走。
每次都是走到马路上僻静的地方,进入车厢里,把面粉全部收入空间。
订购的这些馒头和花卷儿由于数量太大,与老板夫妻约定好了。分三天每天送一部分到赵大山的家里。
村里面的消息总是传的很快,龙心面粉厂的热闹吸引了附近的村民,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都知道来了个大经销商,购买量大,给钱还痛快。
赵小棠二人本想回家吃晚饭,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被一辆农用三轮车拦了下来,是一个面色黝黑的健壮小伙子,一看就是常年在外面劳作晒的。
刘丽君吓了一跳,平白无故的不知道这个小伙子拦车要干嘛。
人就拦在马路中间,赵晓棠无奈停下车,警惕的摇下来一点车窗,询问对方的来意。
这个黝黑小伙名叫马健,流转了村民几百亩的土地用来建设蔬菜大棚。
奈何各大商超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他种的蔬菜虽然有机,价格却高,销量总也提不上来,眼看着烂掉的蔬菜一车一车的清理,让人犯愁的很。
这两天银行贷款催得正紧,听说龙源村来了个大客户,这才打听了,在路上拦住了赵小棠的车。
一听马健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赵小棠在心里忍不住给他点赞,这年头年轻人都往外走,愿意回乡造福父老乡亲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反正蔬菜也得囤,赵小棠母女就跟着马健去了他的蔬菜基地。
赵小棠自诩见多识广,但看到马健的蔬菜基地还是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一望无际的田野被划分成整齐的菜畦,从鲜嫩的叶菜到坚实的根茎,从五彩斑斓的花菜到多汁的果菜,无不在阳光下闪着光泽。
菜田里,工作人员或是弯腰在菜地里细心除草,或是手持工具修剪植株,温室大棚内传来阵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自动化的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的需求精准供水,智能温室调控着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蔬菜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