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卒(1/2)
纵然言良骁勇,奈何其他人的体力有限,又过了半刻钟,连高刚都开始有些脱力。
好在敢死营不是散兵游勇,除了最初一上来就战死的那几个新兵,大部分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卒,即便杀入敌阵,也是维持住三人或五人一组的小阵型,并彼此照应。
当高刚和顾安坚持不住地的时候,便有其他人上前替补了他们的身位,继续辅助言良在前方保持突进,而高、顾二人则暂时尾随队伍查缺补漏,获得片刻喘息。
敢死营以数人为小组,彼此穿插替换,除了言良顶在最前面,其他人都有彼此轮换更替的机会。
就这样,大概又厮杀了一刻钟之后,敢死营终于等来了撤退轮换的命令,有新的营团顶上来接替他们。
回到后方,高刚不顾伤势,清点完人数之后,发现敢死营只剩下了一百七十人,仅仅一战之后,敢死营阵亡过半。
言良没受什么伤,一个人在一旁的大石头上记录统计结果,只见他不停地在一本名册上面勾勾画画,最多的动作是打叉…
顾安的情绪有些消沉,撤回来之前因为肾上腺素的分泌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以及看到昔日有说有笑的同袍就这么没了,一时间沉默不已。
“你要是没事儿就去帮老高处理下伤口,有时间在这里悲春伤秋不如做点实事。”言良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死亡并不能引起这名老卒的共鸣。
“哦!好的!”顾安也知道自己需要找个事情去分散这些无用的情绪。
高刚胸前的伤口不算特别深,但是很长,几乎横跨了半个身子,顾安给他涂了金疮药,用事先备好的干净布匹缠了好几圈。
等他忙活完回到言良身边的时候,后者正在啃着肉干和面饼,显然也做完了笔头上的工作。
“言哥,你说这次要打多久,没想到我人生第一次出战就这么大场面。”顾安自嘲道。
“至少要几天,甚至超过一个月也不一定。上一次北雍出动这么多兵马还是七年前,当时铁壁关外的军堡和防御工事全部被推平了,之后北蛮子光用人命冲关就打了一个月,我在城头上呆了一个月就没下来过,要不是各州援军抵达,差一点就失手了。”
“现在的这些军堡营寨全都是那次之后重建的,这次恐怕又要被推平一次。”言良想了想说道,好像在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
顾安那颗经历过一次历练的心脏忽然有些发慌,手脚冰凉,他不知道在这种残酷的战争中怎么熬下去。
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顾安拿出发放的军粮饼子,一边啃咬一边小声的说道:“言哥,刚才我在战场上看到那些蛮子的兵器好几次都砍中你了…”
顾安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不知道言良是否介意他发现了这个秘密,可他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况且他不一定能在接下来几天活下去,憋着实在是不痛快。
“哦!你说那个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虽然以前没学过武功,总该听说过一些传闻吧?比如金钟罩、铁布衫什么的。”
“嗯嗯,还真的有?我一直以为那些是说书先生杜撰的!”顾安眼睛瞪得老圆,仿佛发现了新天地。
“很多事情都不会空穴来风,大多数人不相信是因为他们不是武人,也接触不到武林和军队,所以没见识过。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即便是江湖中人,能把武功练到高深境界的也是凤毛麟角,真正的高人要么神龙见首不见尾,要么也不会没事儿在人前显圣。”
“炼体的功夫,在武林中也是少见的,大多门派都是以练气为主,倒是咱们军伍当中不少人修行这个,杀场上皮糙肉厚比内气有用。”
“那言哥你这是什么功夫,感觉比说书先生讲的那什么铁布衫厉害的多。”
“哈哈哈!其实还真就和铁布衫差不多,江湖三大烂大街体修功法,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练。其中金钟罩是佛门流传出来的,但是传播太广,少林寺也收不回去,铁布衫更是遍布江湖,基本有名有姓的门派都有收藏,还有各种不同版本。十三太保是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军伍功夫,而且是童子功!不过江湖上也不是找不到。”
“这三门功夫论上限不比顶级武学差,但都是易学难精,前几层一年半载就能练成,越到后面提升越难,不仅考验资质,还需消耗大量资源。”
“我练的就是其中之一的‘十三太保横练’。”言良说道。
“啊?童子功!那言哥你岂不是?”
“言哥您今年多大了?”顾安看向言良的眼神忽然变得怪怪的。
“哎哟!您干嘛打我头!这是读书脑子,打坏了怎么办?”顾安抱头鼠窜。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凝重的气氛消散了不少,周围的敢死营步卒都在抓紧时间休息,下一次出战不知道什么时候。
“言哥,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以前也是跑江湖的?”
“我啊,和你一样,虽然不是专门读书考功名的,也读过几年私塾,但只是为了识字,四书五经我是背不下去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