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比儿量女较短长(1/2)
杨康出门打猎,收获是两只兔子,三只野鸡,外加一把宝刀。
这把刀一看就不是凡物,也不知是什么材料打造而成,神物自晦,黑黝黝地比寻常刀剑相比暗了许多,刀身上反复锻打形成的花纹层层叠叠,很是漂亮。
刀身中央一条血线若隐若现,也不知曾饱饮多少鲜血,刀型与平常的单刀区别不大,只是刀身长些,刀背也较厚,方才交战,斩断两把钢刀,却未见一点损伤,杨康自幼喜好各种兵器,对这刀当然是爱不释手。
这把刀是曹家偶然而得,家中直系子弟只有曹启一人习武,曹家主宠爱自己的幼子,便将此刀送给了他。此刀虽然造型拙朴,但锋利无比,坚韧异常,是难得好刀,乃是先民大匠以陨铁打造。
古人最早利用的铁就来自陨铁,陨铁中往往还含有其他金属,是一种天然的合金,不同比例的合金展现出来的物性有所不同,这种能打造成宝刀的当然是少之又少,乃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
杨康一路信马由缰,在马上观察这把宝刀,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庄子门前,却见父亲杨林正领着庄丁训练。
杨家的庄丁总数有千余人,以杨家亲族为骨干。这些庄丁除了少数精锐,大多数都是不脱产的,要不然即使杨家再有钱,也养不起这许多人。
这些庄丁基本上都是从各家抽调来的丁壮,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有紧急状况时,集合起来保卫家园,还有一部分精锐则负责庄中来往贸易的护卫工作,出门护卫商队时有薪饷可拿,平时训练也会分些粮米,其实算是个乡民组成的自保组织。
此间居民以杨家为主,自然骨干皆由杨家族亲组成,中国几千年来,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大抵都是如此。
因为庄子要有大事要做,现在组织起来的约有六百来人,骑丁二百,步勇四百,对外只说是为了防止土匪报复,也说得过去。
杨庄主见小儿子马上挂着野鸡野兔从外面回来,知道他定是又出去打猎游玩了。
本以为自年前修炼道家内养功夫后,已经转了性,现在看来童心未泯,还是小孩子一个。但想他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就已经有如此成就,当下心中释然,让庄丁头目继续领着大伙训练,自己则将杨康叫到近前,一同来到主宅大堂之内。
杨康将今天早上的事情简单向父亲叙说了一遍,杨庄主眉头微蹙,说道:“你虽然武力过人,但也要小心谨慎,如今大事未定,不要再生风波。”
杨康答道:“父亲,我晓得的,所以才没有取那纨绔的性命,只杀了他一匹马,以作教训。”
杨庄主道:“好,你明白就好,这些日子还是要少出门为好。”
杨康答应了,将手中宝刀递给杨庄主,说道:“夺了他一把刀,我看这刀不错,借花献佛,就送给父亲了吧。”
杨庄主心中甚感欣慰,这小儿子是个武痴,对兵器向来喜爱,这刀又是他的战利品,如今肯拿来哄他老子开心,甚是难得。
抽刀出鞘,一股寒意袭来,只看外观就是一把好刀,说道:“好刀,这刀定然价值不菲,他曹家主对这个儿子不错呀,你把它抢了来,恐怕曹家主要肉痛几天。”
杨康笑道:“小施惩戒,先收点利息。”
这时杨康想起一事,说道:“曹家那个教头,叫做石敢的,挺对我的脾气,武艺也不错,到时候可以饶他一条性命。”
杨庄主道:“我们是良善之民,豪强间争斗,争夺的是土地钱粮,等闲不会多造杀孽,战阵之上,刀枪无眼,死了也就死了,破庄之后,自不会再杀人。”
杨康道:“父亲,那些俘虏,审出个什么结果没有?”
杨庄主道:“都是些喽啰和普通匪众!背后的主谋没人知道,不过来的都是哪几伙土匪倒是查清了。”
杨康道:“都是冢中枯骨,以后一个个慢慢收拾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