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东宫大婚(1/2)
上元元年十月壬辰,物闭塞而成冬。酉时吉神在玉堂,宜修造、移徙、安床、入宅、祈福、嫁娶、赴任、出行。
宜皇太子纳妃,亲迎成礼。
阿浪一大早就从雍王宅第偷溜出来。他觉得今天也是混进监狱去的良辰吉日。
婚礼正章在傍晚,到时候皇太子李弘要由全套卤薄导引,亲至承福坊去把他的新妇裴妃迎回东宫。但整个婚礼的备办已持续多日,在洛阳的百官有司、禁军卫兵本就数量不够,连日摆仪仗充场面,到今天这正日子更不能有疏漏。
能抽出来上街执金吾的卫兵,都调走了,看守监狱等地的人手减至最低。阿浪自己也穿着禁军卫士的新装,腰挂符袋,在东城、皇城都出入无碍,相信御史台狱的看守不会详查他。
他还有闲心站在东城脚下的洛水岸边,悠哉悠哉看了好一会儿热闹。
新娘子一家被指定暂住的承福坊宅院,是离皇宫最近的外郭城里坊,出了坊南门向右一转,就是东城和皇城。城墙、坊墙、漕渠和洛水在此地四面围出了一块很大的广场,内外教坊及河南府各县为庆贺东宫大婚进献的百戏伎乐,就在这片广场上摆开阵势相互争竞。吹奏歌舞、戴竿走绳、吞火抛刃无作不为,数十万洛阳居民蜂拥观看,大饱眼福。
进入皇城左掖门,一路上凡能摆放器物、停歇车马的地方,琳琅满目挤塞着龙旗凤幡、铙鼓金钲、笛箫筚篥、腰轝团扇、弓戟刀楯……阿浪一路走,一路眼花缭乱,好多物事他根本不认得是啥,只知道是要在典礼上搬抬出来列队行进,增添隆重威势吓唬人的。
御史台在皇城西南,附设的牢狱紧贴城墙,从外头看是平平无奇一处院落,门内也有树木,并不显得特别阴森肮脏,与阿浪见过的外州县牢狱迥然不同。
也难怪,他打听过,这处“御史台狱”专门关押犯了事的官员,里面好多囚犯一朝得赦,又会立刻官复原职、出将入相,一般的平民犯人进不到这里面来。之前李贤就告诉过他,狄仁杰既然进的是御史台狱,又有上书直奏权,那不会吃太多苦,静养待审,熬到二圣作出决断就行了。
阿浪在王府里找了些笔墨白纸,用个包袱系上背着,走到狱门前,见只有一个守卫,便向他晃一晃符契,又打开包袱让他查验,口中抱怨“大理寺好会使唤人,我刚直完两天夜班,回家路上还得先送这些来”。那守卫也是一脸没睡足的倦相,很同情地点头附和,随便翻看下就让他进了门。
狄仁杰的待遇果然不错,在院内西南角一间小囚室里独自起居。阿浪隔着窗洞一看,室内不但有正经睡床,还有书案油灯文具书籍,比他在雍王府的下处还强。
中年胖官员正盘膝坐在床上看书。月余不见,他削瘦憔悴很多,那个大肚子也瘪下去了,乱蓬蓬的灰白头发在顶上挽个髻,身上只着粗布短衫裤袜,幞头和圆领袍都没了,确是囚犯装束。好在他寝具衣衫都还干净,身上也没见血痕污垢。
铁栅门的锁钥相击响声惊动了狄仁杰,他抬头揉着眼睛瞧过来,阿浪赶紧低下头,大声道:
“狄仁杰,大理寺叫我给你送些纸笔,另有话嘱咐……你先去吧。”
最后一句是向开门的狱卒说的。他怕狄仁杰认出自己,失声失态,惹得狱吏起疑心。其实倒多虑了,这胖子只是放下书,坐直身子,室中黑暗,根本看不清他脸上什么表情。
等狱吏走远了,阿浪进室坐到床边,刚放下包袱,狄仁杰劈头一句:
“你怎么混进来的?找死么?我不用你们救,快走快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