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秦镜粉盒(1/2)
李贤瞧着跪坐在床下的年轻工匠,见他脸色急剧变幻,闭目不语,一时也不着急催促。扭头望一眼长兄,太子投给他一个安慰神色。
大哥宅心仁厚,又一向同情前些年被诛杀贬流的宗室贵戚们,有这反应不奇怪。连李贤自己,前些天刚得知这“秦镜粉盒”由来时,也吃了一惊,半晌回不过神。
那是在城东临潼的行宫里,用过晚膳后,二圣召入他兄弟俩,也是在这般的灯下案上,将金粉盒打开摊平。父亲以手支颐,斜倚床上,听着母亲讲述:
“你们看了这盒盖上的铭文,想必也觉得了,这盒盖象是仿着镜背的花纹镜铭造刻的。没错,武德末贞观初,先帝确实命将作监铸造了这样一批铜镜赏人。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开欲照胆,特是自明心——无量奴,你说说,这四句铭文是什么意思?”
太子想一想,回道:“‘秦王镜’本是前代早有的典故。传说秦始皇咸阳宫里有一面大方镜,能照出人的肠胃五脏、心思隐情,所以后世往往以‘秦镜高悬’来指法司断案公正无私,‘千金为判’也是这个意思吧?至于‘照胆明心’,字面来讲,自是在形容对镜的情景,隐含的意蕴么……”
大哥看一看父亲,天皇陛下笑笑:“你只管说,又没外人,就我一家四口,还有什么顾忌的?”
“儿子大胆。武德朝,先帝封‘秦王’,天下皆知,取这典故铸为镜铭,也是一语双关。当时息隐二凶逼凌迫害先帝,屡次以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引诱先帝手下反叛,‘特是自明心’这句,似乎与此有关。”
太子说完,父母都笑了。父亲笑向母亲道:“我说这两个孩子都聪明,果然一猜就中。”
天后点头:“玄武门之变前后,先帝命将作监按前代旧铭和这‘功狗’纹样,铸成一批铜镜,赐给心腹旧人,以为赏功。大部分‘秦王镜’都赏给了名位不高的老卫士,象尉迟大将军那样声名显赫的大将,倒未必有。这且不提。据说铸镜纹样是由长孙太后亲自甄选描画的,她膝下长乐公主看得有趣,也想要一面秦王镜,太后不愿乱了规矩,坚执不予。后来先帝知道了,特命按那花纹,又造了一批金粉盒,原是要给皇后用来赏赐命妇。长孙后嫌金器奢华过甚,也不愿使用,就一直存在内库当中,直到她老人家过世,收拾器物,才又翻出来。”
“原来这金粉盒是长孙太后的物事?”李贤咋舌,又仔细看看案上金盒。得到“功狗”提示后,他再瞧盒盖中心那一对奔跑的瑞兽,果然比较能看出犬只的模样来了。
天后微微摇头:“长孙太后生前,从未用过此物。她薨逝后,近侍找到这批金粉盒,一色四只,一模一样的,当时太后亲生的公主,恰巧也是四位……”
她说到这里,太子兄弟不约而同“哦”了一声,李贤又转眼去看父亲。天皇淡淡一笑:
“是呢,我同母一姐三妹,各得赐一盒。那年我才九岁,养在内宫,日日和姐妹们厮混,看得眼熟了,还一度很是羡慕,也想要一个,被阿耶责骂‘你一个男儿汉要粉盒做什么’……后来啊,长乐阿姐,十九妹,都早早的去了,阿耶哭得昏天黑地,只能命给她们陪葬昭陵立寺,殉品从厚。那两个主人心爱的秦镜粉盒,自也相从于地下,如今应该还在昭陵陵园里埋着吧。”
四个嫡亲姑母当中,死于贞观年间的这两个,怕是命最好的呢,李贤默默想,当然没敢说出口。
他大哥也不接话,父亲怔怔想事,母亲左右瞧瞧,洒然一笑:
“成吧,我说。你们的十六姑城阳长公主,前些年卷入巫蛊谋反,跟着驸马一起流放房州,夫妻都死在那里,三个儿子扶灵回京。主上念着同气情份,准允他夫妻俩陪葬昭陵,她那只秦镜粉盒,应该也陪殉了,一样在地下。”
“十六妹下葬前,我瞧过殉物帐,上头有錾瑞兽金粉盒一只,应该就是了。”天皇叹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