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昭仁寺的秘密(1/2)
长武县城建在陇上群山之间一处较大谷地中,城外全是牧场。高远蓝天下,草坡如绿毯,牛羊漫山遍野,骏骥成群奔驰逐风,长鬃飘扬,远望过去一片富足丰饶。
城外驿道上,阿浪向路人打问,果然“索七娘”在这一带好大势力,上点年纪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他们指点,视线里所有的牛马羊群,至少一半都归属索家牧场所有,至于是官牧国马还是私马,就说不清楚了。
他和狄仁杰要去的“敕立昭仁寺”,建在城内东北角,入城东门后走不远,向北一转就是寺门。在阿浪的想象当中,他们千里来寻访的立有御碑的名寺,应该是一座屋宇连云气象严整的大寺院。所以当道旁路人指点“前面那乌头门内就是了”,他深感失望。
骑在马上看,那座建在山下逼仄窄地上的院落,只能叫“小庙”,横木门顶甚至没比他头顶高出多少,院墙被碧树掩映着,幽静冷僻。阿浪忍不住向狄仁杰质疑抱怨:
“咱们是不是走错了?当年太宗皇帝立寺超度战死者,那应该修得豪华壮丽才比较有诚意吧?他一个当皇帝的,又不缺钱……”
狄仁杰微微一笑,只说“进去看看后院”。二人到昭仁寺外下马,叩响山门,便有知客僧出来迎接。阿浪将路上准备的绢帛等供养物从驮骡上卸下,那知客僧逊谢几句,老实不客气收了,陪他二人进寺礼佛游观。
他们的来意借口仍然是“奉家中长亲之命来进香兼观瞻书碑”,狄仁杰且指定要先去拜祭“先人尸骨”,并言明要在寺内借宿几天。知客僧听了只是点头应承,毫不惊异,似是见惯了他们这样的京城来客。
阿浪跟在他二人身后,穿过几重院落,才知这寺庙门面不大,里头却占地深广,也颇有几座轩敞佛殿高耸塔楼。走出后院门,再绕柱一转,户外炫目的阳光下,面前出现了一大片延展上山坡的……坟丘。
重重叠叠密密麻麻,有些坟旁建有骨塔,有些只有墓碑,有些什么都没,只是一坨坨蒸饼似的土丘,堆满寺后山坡树林,占完了目力所及之处。坟丘之间横七竖八挂着些招魂幡、纸灰残余,风一吹瑟瑟抖动。盛夏毒辣的正午阳光中,阿浪竟觉得后背森寒,出了一层细汗。
“施主所言正是,这些就是当年浅水原大战以后,太宗皇帝下诏收敛的阵亡将士尸骨。没家人来认领迁移的骨殖,都埋这里了……阿弥佗佛,善哉善哉……”
“原来如此,是先造的坟,再立的寺啊。”阿浪明白这昭仁寺的选址原因了,“那当年两军对战的浅水原,就在这座山旁边?”
“那倒不是。”知客僧微笑回答,“先帝领军战胜薛氏的浅水原,离此颇有一段距离。当年收敛尸骨时,官府调集大车,日夜不停搬运了几万尸首过来,集中归葬于此。”
“那是为啥?”阿浪又疑惑了。看看狄仁杰,这中年胖官员也一脸纳罕。知客僧见得多了,熟练答:
“我大唐开国之初,陇上薛氏大逆不道、举兵反叛,遭太宗天道诛灭之前,一直贼据长武这一带。讨逆之战中,王师曾微有挫败,薛氏残暴不仁,竟在战场收我军烈士头颅尸骨,退回长武城,在这山坡上筑了一座‘京观’……”
“京观”二字一说,狄仁杰恍然大悟地长“哦”一声,抚须点头。阿浪还是不明白,追问:“京观?那是啥?”
“京,高丘也,观,阙型也。京观嘛,就是用尸骨和泥,筑成的高大土堆。”狄仁杰淡淡一笑,“以前不是跟你讲过,太宗皇帝与薛家的第二战,算是打了败仗。薛举因此抢夺我军烈士尸骨,带回这长武城,筑成京观以夸耀震慑。”
“长武一些老年人还记得小时候看过那个,有些人就直接叫‘骷髅塔’。”知客僧听口音是本地人,喟叹道:“太宗皇帝领兵第三战,顺应天命灭其国俘其酋,随即命官吏拆毁京观,好生把死者遗骸埋葬入土。贞观以后,更遣使过来,收拢浅水原那一带战场尸骨,都运来这里,整修坟墓,葬到一起,立寺超度。阿弥佗佛,我皇仁泽深厚,必将福佑百代……”
这知客僧随口一大串颂圣祈词,比念经还熟。狄仁杰和阿浪也随声附和一番,又装模作样寻找拜祭那并不存在的狄氏长亲。知客僧也陪着诵几句经文,阿浪心急,勉强忍到折腾完,便问: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