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男女那点事(1/2)
进应福寺半日,索七娘改穿了女妆。头上发髻浓密,插几支金珠花钗,胸前交领开得甚低,薄纱袄内肌质丰隆肤光胜雪,比她的男装打扮更增妩媚。
小室里陡然闷热。阿浪也不知怎地,忽然就到了她身前,笑嘻嘻行礼问候。
索七娘也飞给他一个媚眼,却仍是向着狄仁杰说话:“听索五说,狄君是要去长武昭仁寺进香。奴家也在长武县,这不是有缘么!野葱儿,失满儿,快抬进来!”
门外答应一声,两个男装侍婢抬了张食案入内,案上满满当当碗碟,盛装着些干鲜果子肉蔬。她们也是在路上,备办不了什么水陆八珍,虽大多是路菜翻熬,却也热气腾腾诱人馋涎。
狄仁杰起身推辞:“无功不受禄,陌路相识,怎么就好生受娘子盛情。况夜深男女有别,也不方便……”
“哎呀呀,狄君这一看就是读书做官的人。我们边陲野地人家,不讲什么三从四德,顾忌那些做甚!我也不是白请客,有些京城里的要紧事,还打算向狄君请教呢……你这家僮也来一起坐地,快着,别扭捏啊!我这两个婢子都有酒量,都来陪着,赶路辛苦,一群人聚着吃饭喝酒才快活热闹……”
胡姬牧尉俨然是驱马赶羊习惯了,几句话吩咐安排妥当,食案旁边就此围坐上二男三女,几杯酒下肚,有说有笑一室皆春。
从昭仁寺聊起,索七娘很快说到自己家牧场生业。放养在朝廷牧场上的马牛,以一百二十匹马或牛成一“群”,每“群”设一“牧长”管理,每十五名牧长则由一名“牧尉”管理,一个牧监至少下辖五名牧尉。然而她们这些牧尉、牧长养马上交朝廷,竟也拿不到任何报酬。
名义上,太仆寺群牧监等官衙负责给他们划拨草场、运送饲料马具、遣发工役和口粮,牧场只出工出力养马交马,算做自家服役。但实际上,只有“划拨草场”是实,其它物料人力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大多要靠牧尉牧长们自己东拼西凑填补。
“朝廷又不给足物料人力,又要按期按数征收牲口,你们从哪里拼凑填补?”阿浪不禁询问。索七娘一拍手:
“所以就捉着我们这些大族上户充役,从家里别处产业刮油填这无底洞呗!”
“官牧场不是都配给营田么?你们分到营田,租给农人,或者招人耕种,也能收不少粮秣啊。”狄仁杰笑眯眯地插嘴,一副老奸……老成持重像。
索七娘被噎了下,俏脸微红,一笑道:“狄君还真是明白人,深知内情嘛!这官牧场的营田,那也是一句话说不清,来,我再敬狄君一杯!你们两个也别闲着……”
她身边的两个侍婢,看相貌是一汉一胡,都有几分姿色。三个美女轮流向狄仁杰敬酒歌唱,又拉上阿浪陪饮,热闹一阵,索七娘便细说“营田”情弊。
陇上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本来大数多地方只长荒草,适宜放牧。一些靠近河水灌溉方便的地方才有农田和村庄。大唐开国以来,为了支持官马场营运,将一些战乱抛荒的无主耕地划归给牧主们营运。这一带向来地广人稀,开始也还能将就。可太平几十年下来,农耕村庄人口都翻了几倍,官府又兴修水利,几乎所有村子都大力开荒拓耕,逐渐侵占牧场,占的还都是水草肥美、接近城镇的上好地块,牧主们损失很大。
“原先划给我们的营田,也经常被附近村子里的农人抢占,一说就拿出前朝不知哪个官家发的地契,振振有词说他家十七八代人都在地上种庄稼,就隋末大乱的时候逃荒走了几年,按不知怎么律法,营田还该归他们种……索五带兵去吓唬过几回,踹倒他们私立的界桩一把火烧了,可没用,他们人多,官兵一走就又回来抢地,我们手下一共才几个牧子,哪抢得过他们……按格式律令,农庄本来该向我们交纳税草马具的,根本收不上来!反倒三天两头跟我们打架……”
“太平日久,人口蕃生,田地不够分,关中均田令早停滞,没想到陇上如今也这样了。”狄仁杰捋须叹息,“不过就算营田收入少了,你们还能依靠牲畜蕃息取利吧?朝廷每年征收的马羊都是定量的,你们牧放生养得多了,也可以私卖一部分吗?”
索七娘摇头浅笑:“狄官人,不瞒你说,要真按朝廷律令,官牧场上所有蕃息的牲口,都属官籍,我们不能私自处置。可实情嘛……你老是明眼人,奴不敢当面说瞎话,要不是还能瞒报私卖点牲口,我们这些经营牧场的,早就一个个抛家逃命去啦!”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