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上官婉儿

作者:唐宫奇案之失六骏 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上官婉儿(1/2)

    阎立本在廊上忽然现身时,上官婉儿正伏在地下发抖。

    武敏之提出“找个有年历的妇人,验看她正身”,婉儿其实并不明白那要如何“验看”。但她今年已经十三岁,又读过那么多诗书,模模糊糊知道那是很可怕的侮辱,而她根本无法抗拒。

    她的第一反应是“阿娘救我”,旋即知道这不可能。母亲还在几百里外的长安掖庭里关着。就算母亲在眼前,她也无能为力,正象几天前掖庭局主事进院,直接命婉儿收拾几件衣裳跟他走,“郭尚仪要挑两个通文墨的小婢出差”。

    母亲抱着她当场哭晕过去,毫无一点用处。

    婉儿反倒没哭,虽然她也怕得浑身都软了。她自记事起,就在掖庭那间大杂院的狭小偏房里,跟着母亲认字读书。母亲出身荥阳郑氏、又是官宦高门女,饱读诗书向有才名。她们母女籍没入宫之后,母亲郑夫人很快被安排做了宫教内博士,后来又掌内文学馆,专一负责教授宫女读书识字。

    因了母亲的出身和学问,更因为她处事温厚忍让又不乏精明,母女俩掖庭为奴十年,没遭受太大戕害。母女俩的住室里有大量书籍、笔墨、纸张、油灯,而与她们同院住的其它掖庭宫人,大炕通铺上下只有洗衣木盆、铜熨斗、便桶、炭灰箕、铁铲、扁担、耙耢、木叉……

    当然,婉儿牵着阿娘的粗布裙角,蹒跚地跟她一起洗衣捣练、莳花种树、打柴烧灶、洒扫庭除……粗活苦活、脏活累活她们都干过,不象别人那么多而已。

    九岁以后,婉儿又开始跟母亲一起为史馆文馆抄写文书。那也是苦累活计,每日必得写够多少纸才算完工,掖庭局又舍不得发给灯油,勒令抄书婢们借着日光做工。抄别的还罢了,近几年史馆把大部头的《太宗实录》也发来给宫婢抄写,里面一个个人物故事精彩好看,婉儿往往抄着抄着就不知不觉停笔,想象神驰,结果完不成日写纸数,连累母亲都得跟她一起月下赶工。

    她以为一辈子都会那样过去。月光下的母亲会生出白发、越来越老,她会长高长壮,做更多活,抄更多书,将来可能接替母亲去教授宫人读书识字,然后自己也头发白了,腰弯了,变老了,哭着把老死的母亲送进宫人斜,再静静等待自己的死亡——

    她想得太美了,哪里会有那么好的事。

    婉儿的祖父和父亲因谋逆罪被杀、她与母亲一起没入宫掖时,是个三岁幼童。今年,她是个十三岁的少女。偶尔在水边自照,她知道自己生得不美。

    她没有红润柔嫩的肌肤和修长身材,没有浓密得能挽起高髻的黑鸦鸦秀发。她的举止羞怯拙稚,毫无宫中女子最推崇的珠圆玉润、娇媚风流态度。她的眉眼最多能称赞一声“清秀齐整”,淡眉细目、双唇轻薄而无血色,她整个人都是黯淡无光的,走到哪里都引不起任何人注意,就是一副无足轻重的婢女相。

    本来这也没什么。如果说前些年,她身边还有一些容貌出众的宫人痴心望幸、做着偶遇天子、承恩飞高枝的美梦,这两年,皇帝龙体越来越差,连寝殿都很少出。大明宫里尚有多少美人从未觑见过龙颜,她们这些僻处大内掖庭的罪妇,又妄想什么亘古奇遇呢。

    更何况她们赶上了当今这位……六宫之主。想在武皇后手下“博怜圣眷”,直接上吊自缢不是更爽利点?

    所以婉儿真心以为自己能陪在母亲身边,作为白头宫女老死。但郭尚仪一声索唤,掖庭局对簿点召,她就成了那位女官的贴身侍书婢,被塞进牛车出了长安,向北进发。

    路上本也平安无事,道路泥泞颠簸些而已,一直到宝国寺住宿,婉儿都没遇上什么麻烦。那晚大雷雨,她和其余几个宫婢早早睡下,看到周国公溜进门,都心照不宣地只作不见,相互之间亦不敢议论一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大唐:超时空,晋阳小公主养成记 名柯之非绝对黑白 空然染荀慕 一人一马一刀,我劈开了整个江湖 叶峰 林浩肖雨桐 综影视萌萌又开挂了 霍格沃兹1991 仁剑当道 谢科颜诗陈曦

上官婉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唐宫奇案之失六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宫奇案之失六骏并收藏《上官婉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