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爹气道,“我家泰容毕业,他们还搞这一套我就去公社闹!”
乔一时说:“爹不用你亲自出马,咱可以给报社写信,让更多人知道他们丰功伟绩。”
周大伯,“今晚就咱自家人,说哪了哪可不能在外面说。”
周家三姐弟,“大伯,我们知道的。”我们又不傻!
乔一时给自己老爹夹豆芽,“爹,尝尝你闺女发的豆芽,别激动!”周玲在一旁抿嘴笑。
乔一时看两个小姑子放筷了,让去自己屋把那两箱菜搬过来,让两个干部看看。
周大伯惊讶,“这都能种出菜?”鸡毛菜菠菜都五六厘米了、韭菜绿油油的,马上就能割一茬!
“可以的,只要屋里温度够,我这是在家里缺少阳光,不会太长,打打牙祭就行。”乔一时问到,“别的生产队有豆腐坊,有粉条作坊,咱生产队咋啥也没有?”
周母答道:“咱生产队办过养鸡场,没办起了!”创业失败。
哪个队长不想自己生产队有作坊,有创收去公社开会也有面,社员也能好过点,一年能多分十块八块都解决老大问题!
“爹、大伯,咱们要不要尝试一下冬天种菜?冬天尽吃白菜、萝卜,咱要种出菜肯定不愁卖!”以前听哈市室友说冬天买两根黄瓜就十块八块,这还是温室大棚已经普及情况下,东北冬天新鲜蔬菜就是贵!
“闺女,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地里咋种菜?对于温室大棚,乔一时就知道理论知识,具体操作还得靠社员自己摸索!
乔一时把温室大棚原理说了一遍,“这是我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周大伯疑惑问,“这真能成?”
周子民到底是高中生,有知识,也说:“大棚里炉子烧到一定温度够暖和,还有阳光照射,应该可以。”
“地和力气咱有,塑料膜咱去哪整?”
乔一时说道,“沪市有塑料厂,塑料膜应该也有,托人打听一下。”
乔父寻思一会说,“老周,要不咱试试?冬天猫冬一天两顿稀粥,撒泡尿没了,日子太难熬!”
“我再琢磨琢磨,别到时候种不出来,钱又打水漂!”思路给了,要不要干能干啥样,乔一时就管不了。
第二天一行人坐着拖拉机往县里去,租大队拖拉机一天两块钱,下午干完活已经没有班车了,公社到县里就一趟车。
周父周云,大伯两个儿子,周家另一个堂哥,王叔家另一个屋里炕也弄坏了,得扒了重建,把屋顶检修一遍。
坐拖拉机倒是不闷,就是风刮的脸难受。乔一时用围巾把整个脸都捂住,露出眼睛鼻子能呼吸就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