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很生气,说我们多少年了都没有什么突破。要求我们一个月之内必须赶超丑国,否则直接停掉可控核聚变项目!”
,许少聪有些头痛,但还是将上层领导的原话复述出来。
“停掉项目?是疯了吗?这是放弃未来,直接缴械投降了吗?”
“停掉项目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将更多的资金分配到其他项目,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我们这个项目确实……”
“没有突破不假,可我们这些人是偷懒了还是耍滑头了?哪个不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在干。不说别的,有他妈多少人晕倒在工作一线,有多少人几个月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委屈、难受的时候人家可以跟老婆说、跟孩子说,我们呢?什么都得保密,除了跟门口的大黄说,我们还能跟谁说?大黄汪汪两声就算是对我们的回答了。甚至,我的老婆、孩子都不知道我现在人在哪儿、在干什么?我他妈是为了谁,为了我自己吗?”
这些老人们越说越激动。
也难怪他们这样,科研工作的残酷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
要能守住秘密、耐得住寂寞,还要有对国家、对党的绝对忠诚。
这样的人本身就不多,在经过一层层的筛选、淘汰,最终能留下的就更少了。
和平年代,愿意受这种苦的人就更少了。
这也是这里全是50岁以上年龄的原因,他们这一代人多多少少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如果不是对国家、对党的绝对忠诚,他们绝对走不到这一步,也绝对无法参与这样绝密的项目。
可是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什么?
可控核聚变项目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难道自己的孩子发育不良就要放弃、直接掐死吗?哪个家长会做出这样的狠事?
他们委屈、不甘,辅导了好几个小时的孩子,作业还是不会做,他们是崩溃的家长。
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换不来一个更好的结果。
而且,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简直就没可比性。
怎么形容呢?就像是一个在天上飞的蝴蝶,一个是在地上爬的毛毛虫。
虽然毛毛虫最终会变成蝴蝶,但中间的时间太过漫长,没人可以保证这只毛毛虫可以顺利地结茧、变蛹,然后化茧成蝶。
就像是学霸与学渣之间的差距,根本不是可以通过时间、努力能够追上的。
一个能考700分,一个只能考3-400分的比,这中间的差距怎么弥补?
更极端点,他只能考300分、200分。
200分这个分数有点熟悉哦,面前站着的这位路老师不就是250……分嘛!
而且,250分战胜了700分的人,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既然能创造一个奇迹,那是否会有另一个奇迹呢?
“路老师,你觉得我们还有机会吗?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能有多大进展?”
,许少聪看着路一鸣,认真地问道。
他觉得自己有点可笑,满屋子的专家、学者,他竟然把希望放到了一个18岁的孩子身上。
虽然这个孩子有近乎完美的理论,可实际操作经验几乎为零。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