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王爷可曾想过,该如何才能回返北平?

作者:大明:讨封朱棣,镇守国运三万年 返回目录
    当白广赶回来的时候,朱棣刚刚被带去宫中,无奈白广只能先收回分身术,然后在驿站静静的等待着朱棣的返回。

    在朱棣将上书房发生的事情,给白光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之后,白广却是哈哈一笑,觉得重返北平,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棣当即大惊,赶忙询问白广,惊声道:

    “白先生莫不是在和我说笑?”

    “如今看来,父皇已经是打定主意,让我留在京城,说是希望我能在他膝下尽孝,但是实际上就是要圈禁我。”

    “甚至为此,还要将王妃和我几个儿子,都要送回京城。”

    “想要返回北平,只怕是难上加难了。”

    白广却是不以为意,说道:

    “王爷此言差矣。”

    “敢问王爷,当初皇上为什么要将王爷以及王爷的诸多兄弟,分封北境?”

    朱棣毫不犹豫的答道:

    “自然是因为北境有着大明最大的敌人,北元。”

    “只要北元一日不除,大明就一日不得安宁。”

    “为了能够让百姓在大明境内,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的生活,父皇这才把诸多皇子,分封到北境。”

    “正所谓封王戍边,不过如是。”

    白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洪武皇帝雄才伟略,分封诸王,也不全是为了宠爱自己的儿子。”

    “封王戍边的确是洪武皇帝的伟大战略之一,为洪武朝的繁荣与稳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只是可惜,这天下除了洪武皇帝自己,根本没有人能驾驭的了,这么多征战沙场的铁血藩王。”

    “所以,日后封王戍边必然会成为大明最大的祸患,不过此事暂时与我们无关。”

    “我要告诉王爷的是,如果王爷留在了京城,那北方宣府一带的防御,又有谁来独当一面?”“有王爷在的北平,和没有王爷坐镇的北平,必然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鞑靼再次南侵,皇上必然还会重新起用王爷,王爷不用担心.”。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却是摇了摇头,沮丧的说道:

    “此事我已经问过父皇,父皇的意思,以后北边的防线,有三哥在就已经够了,根本不需要我。”

    “父皇的意志甚为坚定,这一次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朱棣有些灰心丧气,毕竟朱元璋在边疆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凡品。

    整个北疆防线,从西到东,分别是肃王,庆王,安王,晋王,代王,谷王,燕王,宁王,沈王,辽王。

    这九大藩王,分别位于大明九边重镇,防御着大明辽阔的北疆。

    而且这九大藩王手握兵权甚重,因此亦被称为九大塞王。

    九大塞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些人都是被朱元璋精挑细选,才被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如果能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坐稳九大塞王的位置。

    其他几人倒也还好,唯独老十四肃王朱模,老三晋王朱榈,以及老四燕王朱棣,还有老十七宁王朱权。

    这四人简直就是战场杀神,将北方游牧民族收拾的老老实实,一般听到他们几个的名字,游牧民族都会提前逃跑,可止小儿夜啼。

    如今只是少了一个朱棣,北方防线还有晋王宁王,所以并不会出现太大缺漏,这也是朱元璋敢于圈禁朱棣的底气。

    这九大塞王都如此勇猛,朱元璋能够完美的驾驭这些人,北方游牧民族又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朱棣已经认清现实,自暴自弃,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朱元璋心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他的皇太孙才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陆慎之秦酒酒 原神,重生成散兵肩上的团雀 秦君泽莫怀薇 别搞!她在年代文里不按套路出牌 葬魔陵园 张扬 白玖月沈燿 江铭 我在快穿界给反派当全职幼崽 红楼之我当主母那些年

白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大明:讨封朱棣,镇守国运三万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明:讨封朱棣,镇守国运三万年并收藏《白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