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反派……不对,给一个反派洗白的机会,没啥不好的。
正所谓少一个反派,多一个黑锅,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是说咱们现在是以工业为主,有没有什么办法多多生产机器。”
怎么说也是一方大佬。
虽然不相信林北这么个15、6的少年能坑自己,但是也下意识地不想插手粮食的事,更想把事情规范在了工业上。
工业才是政府五年计划的核心,粮食不是。前者无论如何都不是错。
最重要的是误认为林北身后有人的粱书记,不再把林北当成一个普通的少年来看。
而是一个与杨厂长一样,自己应该重视,甚至合作一二的技术人员。
指责是不敢的。
这面子不是给林北的技术。就像林北说的,蒸汽机真不是啥高深的技术。
他给的是林北身后的人。准确来说是他自己脑补的主任同志。而且主任同志确实抚养了一批少年孤儿。
林北不是蠢人,他听得出粱群峰释出的好意。不然他区区一个15、6岁的普通少年,哪里能让一位厅长这么重视,一起讨论这样的大事。说错了,连句训斥都没有。
(注意,这事1958年,在人人宣传亩产万斤的年代,林北提议进口粮食就是“错”。)
不要说事是林北干的,自然要与林北讨论。人家都来摘桃子了,不与你讨论,直接下命令,又如何?你会不干?
上辈子职场,多少人遇到过“功劳是领导的,黑锅是临时工的”。
林北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他也不会对一个反派不识好歹。
正所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所以林北比他还诚恳道:“书记,您知道在港城的这几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吗?”
粱群峰一愣,脱口而出:“是什么?”
林北沉声道:“是工厂,大大小小的工厂。单是纺织品一项,港城便有四百亿美元的收入。”
“嘶——有这么多吗?”杨厂长看了眼粱群峰和林北。
五百多万美元没有让轧钢厂升格,但是400亿呢?不要说400亿,就是1亿,轧钢厂也肯定会升。
杨厂长与梁群峰对视了一眼,猜测道:“你是建议咱们做纺织……不对,不行啊,咱们是轧钢厂。”
不用林北解释,杨厂长就反应了过来。他们是轧钢厂,是弄不了纺织品的。
林北点头:“是啊!咱们是轧钢厂,所以只能生产咱们可以生产的。”
根本不用林北拒绝他们,他们自己就反应了过来。
“小同志考虑得很周全啊!咱们是轧钢厂,确实要从咱们现有的上面想办法。”粱群峰也同意了。
现在还不是大而全的时代,即便是知道纺织品可以赚外汇,轧钢厂也染指不了,因为没这个技术,上级也不会批准。
但他们却记住纺织品了,只要技术到手,他们肯定还是会干。
400亿美元哪!
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才多少?才七千多万美元!哪一个想升上去的大佬不想拿外汇?
特别是粱群峰,作为摘桃子空降过来的领导,他就更想拿下,以证明他不仅是摘桃子,也是位有能力的领导。
“快餐车咱们可以自己做。厨师,咱们也有。”
因为想做出成绩,不用林北说,粱群峰便自己清点起轧钢厂的家当。
而这么一清点,二人才发现林北提出的做餐饮确实更适合他们轧钢厂。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